经历



这一段时间,我脑子里不断重复出现过去生活中常出现的几个人影。我常思考着他们的生活选择。有人坚持着自己所谓的理想,却因为不面对现实而把理想化身为自我欺骗的圈套,套牢了自己,却以为骗得了全世界。有人不断的哭泣,只因为在抹干眼泪以后,填满自己生活的却不是自己的事情。有人自私自利,忙着自己的世界,却以为那是理所当然。

说穿了,不就是一个人如何自我建立,当然认识自己是第一步。然而这个第一步并不难达到,关键是自我认识以后的选择。

过去的一年,我为一个学生付出了许多。如今我连和他说话都懒。大家或许觉得我太狠了,事实不然。事实是,他以与我的关系亲近为炫耀、以假装的亲密为联系(这个比较符合全部图画)、以我喜爱听的话语来伪装积极。事实更是,我哭着叫他改,他哭着答应了以后,还是输给荷尔蒙。而且输了两次。我的眼泪,不知道是否成了笑话。年纪不小的他,像个心理发育不完整的男孩。装不懂,其实内心极其复杂敏感;装潇洒,其实内心脆弱空洞、装热情,其实内力冷漠无助;装孝顺,其实是讨好且是害怕不被接纳;装好学,其实持续学习是他最陌生也最做不来的;装厉害,其实功夫不就那几招;装,是他的全部。他骗最多的,是他自己。我看到了一幅图画:他到处讨好的图画。当时讽刺的是,在脚踏实地的一群人面前,他这一招不管用的。除非他面对真真实实的自己,那么爱的力量才能发挥。而且我忍不住要想,他下一次决定的“面对自己”,是否又是另一套“生存之道”的表演。我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情,觉得很伤感。然而成年的世界,并不以伤感为停止的理由(就像他原本要去“拯救一个家庭,后来因为自己的问题,那个家庭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带着伤感,依然可以继续前行。我看到了,我也明白了。人生是他的,是否要面对,并是否下定决心改变,是他的决定。

一个我教导了许多年的学生,遇到困难了以后就是一句“让你们认识我是一个错”。那句话是她给我的一个耳光。套用我外甥说过的一句话:“好想把从小到大听过的粗话拿出来复习一遍”。要帮助这位学生,你必须做得非常完整全面。你帮她找工作还要帮她解决交通;帮她解决交通要让她知道怎么搭公共巴士;反正给她帮忙是无止境的。而我记得,有一次活动需要人,明明有时间并且会做的人只有她一个,她却理直气壮的拒绝了,无论我们说了多少不得已,她一点心软的表情都没有,甚至没有关心我们如何解决那个困境。然而她的烦恼,都是要别人分担的,因为那样她才看见爱,妳少给了她就哀伤。她要的爱,太多太多了。软弱是她的武器。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我记住了。不是记仇,是记住了她的选择。我明白了。她的决定,是如圣经里面的一个描述:耶稣给了她十个小钱,她把钱埋在地里。没有和她说话的日子,我肩膀轻了许多。因为不需要再为她分担了。呼!

我最近走着坐着躺着,都想到这两个学生。幸好,支持我走下去的不是他们。是那些坚强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软弱的学生。那些让我看到希望,并且坚持走这段路的学生。他们年轻而有力量。活泼而有带着能力。他们是希望,是我的啦啦队。

还有一个人,我几十年的老朋友。每一次遇到困难,都会像个无助的小孩。我回想了她的许多过去,除了减肥,我没有什么印象是她真正为自己的内在坚强而努力。我想起了她每一次的“觉悟”,又看到她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又一次陷入痛苦之中。我当然必须为着她微小的进步喝彩。不过,我明白的不是这个。我所理解的,是她也做了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她自己做的。无论结果如何。毕竟她不小了。都快四十岁了。每一次的心理建设都是无疾而终。每一次的放弃,都是和她的自我建设有关。坚持了那么多年,她内心的境界,是否是她满意的?我不知道,因为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突然又像个小孩。我明白了。等她主动要的时候,再给她推动。

我也有我的选择。我也有我的决定。我知道人生,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还知道,我能提供的我不会吝啬,不过,无理奢求无止境的关爱而不成长,我也不会回应。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总是整颗心拿出来和学生对话,你就会明白我的感受。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停滞不前的,实在无法接待。Taker,是我拒绝接待的对象。

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更坚定!

Comments

北猫 said…
拖了多久,我才写了这篇东西。我的感受很复杂,很复杂!
zena siaw said…
感谢上帝吧~他让你经历了这些,让你又成长了!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梁实秋 译

我是马来西亚人, 我爱马来西亚

误会 (一)Maki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