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12

误会 (五)理想的真面目

Image
理想不是具体的存在。是逐步的自我实现。 关于理想,我们都太多专注在目的地。然而每一次的彷徨,就是无法抵达目的地的失落。 关于理想,我们或许都看错方向。理想所在的地方,或许就在每一个人自己身上的内心最深处。 关于理想,我们不能总是看目的地。还是要分析抵达的方法。还是需要实际作战经验。 关于理想,我们都太煽情。 关于理想,都让我们头大!都让我们劳累。都让我们辛苦。不过,它也是飞翔的翅膀。 在理想的面前,我们无需过多的分析和假设。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经历、坚持和学习。分析和假设只是热身和中场修饰是的喘息时间。喘息是为了再一次确定方向。呆呆的谈着自己的理想,与颓废没有什么两样。理想,不守护不付出的人。理想,不是一个句子的句号,而是一笔还没有下手的笔划。你将会写下什么?这个是理想的最佳品质-- 期待质。 学习,是通往理想的唯一途径。在每一个理想的关卡面前,你只要出示你的学习证,让现实的法官来判决你是否合格通关,你和理想的距离就一目了然了。不通关的人,当你转身颓废、停止坚持、抱怨泄气的时候,你就开始往过去的关卡开倒车了。当你醒来的时候,或许一切都要从头再来过了。那多么可怕。 要回答“我要什么”的时候,不妨考虑去检视你的生活内容。如果你细看,你或许会看到超乎你自己预先所设定的可能性。也可能发现你根本就是自我欺骗。然而惟有看清楚现状,才有可能找到努力的焦点。才能回到内心的渴望去进行实现自我的巨大任务。我们内心的渴望被填满的时候,就是我们抵达理想的目的地的那一天。 你渴望什么?被接纳?被重视?被高举? 勾勒出你的渴望,你会知道你要什么。知道你要什么以后,再看看你所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寻找实现渴望的各项资源。你与理想就终于相遇了。 我要什么?不是找到一个具体的目标后就是找到理想。而是找到自己内心的渴望。并且实现之。这个就是你要的。这个才是理想。理想不是具体的存在。是逐步的自我实现。

打一场群架

Image
我靠什么来树立我的形象?我的形象可以持续多久有效?当我的形象无效的时候,我改变的基本标准是什么?我如何确定这个标准的时效性比上一个标准的时效性长?我如何守住这个标准?每一个存在的个体,都在不断的给自己的形象 – 不论内在还是外在,添加各种元素。这个就叫成长。关于成长,我们都背负着太多的过去。家人、朋友、亲戚,甚至信仰。关于成长,人们太多是被动的随波逐流,让时间带着走,却忘记了实实在在的参与在其中。这是成长中的第一个盲点: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现象。 浮夸的世界让我们以为掩饰自己的脆弱就是展示自己的美好。通过各样的饰品展示自己的“美好”:带上彩色隐形眼镜,把自己的心灵与人隔绝。画上美丽的彩妆,以为这是被接纳的必然因素及展现自己的最佳途径。不认真选择交往群体,似乎毫无条件的接纳才是最宽宏大量的表现,设限就是不够大方。侃侃而谈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的时候学不会勇敢的悔改认错。坚定了一种生活态度,尽管错了,也一错再错。所以浮夸的时间,坚持展示的是一切外在的美好。内在?谁在乎? 一双智慧的眼神需要岁月的洗礼,所以智慧的心灵才能展现。然而带上彩色隐形眼镜以后的自己,误以为那种迷人就是魅力。心灵的洗礼需要的是对自己的敞开,进而对真理的敞开。而不是与任何人都能“哈啦”的“世界仔”观念。“世界仔”意指与任何人都能够侃侃而谈的人。属于贬义词。被说成是“世界仔”的人,也包含了对这个人说话的内容的可信度的怀疑。我们所结交的群体,反映了我们的样式。一再强调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是一种自我催眠,掩饰的是自己不断在对外界表示讨好,以及不带着真诚与人交往,进而让自己进入更大的失落。 忙碌于浮夸世界的人们,总是逃避回到自己心灵的家园。那是一片需要更多关注、灌溉和爱的家园。因为回不了心灵的家园,所以也无法与自己真正的家人同在,不能与自己同在。这些人充其量是一群住在一起的人,中间的关系叫血缘,是彼此赖以为借口的生存牵挂。这个牵挂,只有到死亡抵达的那一天才会感受到解体的威胁。死亡的威胁,是对麻木人生的一次重击。是人们所不能承受的最大惩罚。然而也正因为这个惩罚太过沉痛。遗忘和执着都可能是自我麻醉的最方便选择。在浮夸的人的世界里面,死亡很可能是再一次沉沦的最佳借口。 因为坚强的面对比起懦弱的逃避,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真诚参与在其中。那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那是一场“群架”,敌人是堕落。这一场战役的最终胜...

误会(五)珍惜生命

Image
Everyone knows we are going to die, but nobody believes it. 我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的一句话,一语就道破了人生的朦胧。我们总是在有人离开以后,不断的反复着“我不相信”,好像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死亡发生过一样。然而,不断的重复“我不相信”,只是太煽情的纪念方式。造作。 If you know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 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停了很久。带着这句话,我脑海里思考着我怎么知道死亡?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那个时候,我尽管已经经历了母亲的去世,但是沉重的哀伤过后,我也似乎忘记了死亡这个事实。因为哀伤是那个时候的主题歌。当哀伤成为过去,死亡的课题又被我忘记了。当读着这本书,思考着这一句话的时候,我找到的答案是:“哪我死了,也不后悔。那么我大概就知道该怎么活了。那么我该怎么活?” 然而现在的人们,一想到该怎么活,自私自利的念头就排山倒海的而来。大胆的去告白、勇敢的去流浪、放纵自己的私生活。他们以为那样是无怨无悔的活着,却不知道那是对生命的亵渎。原本尊贵的是人生,后来变成在自己的人生累积了一堆垃圾。再一次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时,大家都又一头雾水。直到那个揪心的痛,无情的停留在你的人生里。直到,死亡再一次发生。 活着的时候确实是该思考死亡的问题。你不必忌讳,因为谁也跳脱不了。那个每个人最终的主题歌。所有的思考都是在活着的时候进行的。在我看来,一个人不思考就是死了。在我看来,一个人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就是死了。在我看来,当真正的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怎么活着。不是吗? 如果今天是你的最后一天,你这一趟生命之旅,有什么遗憾呢?如果你列出了一堆的遗憾,或许也是时候看看自己是否只是太煽情。因为,心脏还在跳动的你,或许只是一时的被触动。今天以后,你或许又继续过你的Clubbing、大炮、打Game、抱怨的生活了。 你怀念你的朋友吗?我想不一定。你都不知道如何珍惜生命,你如何为他感到惋惜?你只是不小心,难过了一下吧!看会你自己的人身,你或许会出一身的冷汗。对于友谊,你或许从来没有在意过。对于家人,你从来就只是索求。对于爱人,你伪装浪漫。对于自己,你无动于衷。对于生命,你其实一无所知。 走的已经走了。活着的,打算怎么活?

误会(四) 物物交换

Image
打从物物交换的生活模式开始以后,人们似乎就开始高唱“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首歌一炮而红,一唱就是几个世纪,而且是一呼百应的受到群众的绝对认同。因为善良的人可以不再善良,自私的人找到了借口。现实的生活,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堂而皇之的登场。然而我想,这个误会非要说个明白不可。我想从两个层面来探讨。一个是如何使用“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个俗语。一个是物物交换是否是绝对的平等。我们总是习惯于接受过去生活经历中所遗传下来的观念,鲜少对这些观念进行思考。这样的误会是致命的。因为他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思考境界。不思考,毋宁死。 同学们,上课咯: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使用方法如下: 例子一 当你劝勉人脚踏实地,不要贪婪的时候。 贪婪者 :我昨天接到一封电子邮件。是美国的一家博彩公司发过来的。通知我中奖的消 息。美金一百万。 智者 : 你有买美国的博彩吗? 贪婪者 : 没有。 智者 : 你最近有在网上有什么交易,所以人家博彩公司有你的记录吗? 贪婪者 : 没有。 智者 : 那么你觉得你是怎么中奖的呢? 贪婪者 : 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是真的呢? 智者 :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贪婪者 :但是如果是真的呢? 突然就觉得自己值得获得一百万的奖金,这是出于贪婪。这样的“免费的午餐”,是恶者让贪婪者上钩的最佳方法。这样的毫无条件,这样的没有物物交换,为什么会被相信?因为贪婪。 例子二 人之所以为人 你我他 :您为什么我那么好? 智者 :因为你是可贵的。 你我他 :所以你教导我选择幸福、快乐,并给我选择的自由? 智者 :是的。因为你值得。 你我他 :我做了什么? 智者 :你什么都不用做。你只要明白什么是爱就可以了。 你我他 :我不知道。世界上哪里会有白吃的午餐? 智者 :在爱里面就有。孩子,别怀疑,你值得的接受这份爱。 你我他 :可是我要拿什么和你交换呢? 智者 :爱。和你的信心。相信你自己值得被爱,那就已经足够了。你只要相信。 你我他 :我很难相信。 智者 :是的。因为大家都以为要得到一样东西,必定要拿另外一样东西来交换。但是, 孩子,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给你的。你那什么东西和我换呢?我拥有的,远远超过你,我需要你给我什么吗? 你我他 :可是我很难接受“...

误会(三)关于爱情

Image
你爱她?她爱他?他爱他?她爱她? 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我常觉得,婚姻的来临并不意味着爱情的幻灭。我更乐意觉得那是一种升华。我们不能期待爱情的温度长久持续在灼热的状态,那是令谁都受不了的。除了诗人。然而诗歌之于诗人,就成了爱情。而引发爱情的人,成了催化剂。 在爱情里面,我们期待什么?期待那永远怜爱的眼神?期待那无时无刻的关爱?期待所付出的对象对我们的全天守候?期待每天睡醒看到的都是爱人?期待天长地久?期待玫瑰花?何不让自己成为那个最值得被期待的人?你的爱若成就不了你自己的存在,你的爱就是虚空。你的爱若不能完整你所爱的人,那么你是否值得被期待。你爱一个人爱到没有自己,你的爱就会幻灭。你爱到失去理智。你的人生就注定要因为爱情而毁灭。你爱的不顾一切,你就会失去一切。 真正的爱请是脚踏实地的彼此委身。在生活中、在理念上,当然也要能够在感性里品尝体会。那个被你爱的人,因为你的出现,人生变得更圆满。彼此顾念对方的幸福,幸福就属于彼此。这样的顾念和委身,是该铁了心给那个人海中的他或她。而不是让荷尔蒙主导。这说法听起来枯燥,但是我却看到这样的浪漫。那个叫白头到老。那个娇滴滴的小情人,只要不独立,就是你生活的负担和牵挂。那个赖着你的男人,只要不长进,就是你的小白脸。那个凶神恶煞的大恋人,只要不感性,就是你生活的苦水。那个大男人的态度,只要不温柔,再娇滴滴的玫瑰都会枯萎。 我们都被电视和电影上的情节误会了。以为那种暴力式的爱,狠狠的揪着你的手臂,一个提醒的大耳光,是粗暴的温柔。女主角用手掌抚摸着被打肿的脸颊,心里说着:“原来他那么在意我。”傻子,你的爱情太戏剧,而且是一部暴力的戏剧。所以,强加进去的是类似爱情的装饰品。这个装饰品有毒。 谁说柴米油盐不浪漫? 当孩子批评着妈妈的食物的时候,爸爸说:“我觉得好吃就好吃。”这个就是浪漫。 当妈妈舍不得买衣服的时候,爸爸说:“买吧!你要我都买。” 当爸爸对孩子说:“这个是妈妈的,你们不要抢。” 当爸爸说:“孩子,你不要让我的老婆生气,就是爱我。” 当妈妈对孩子说:“你们爸爸是个好爸爸,他很爱你们。”那颗心,就够浪漫了。 你的爱情,有多浪漫? 享受在性里面的爱情,叫兽。 享受在物质里面的爱情,叫商品。 享受在暧昧里面的爱情,叫自私。 享受在虚假里面的爱情,叫施舍。 享受在暴力里面的爱情,叫自我...

误会(二) 林书豪 Jeremy Lin

Image
这个季节,你不可以不知道的人。Jeremy Lin。 他是打篮球的。他很有纪律的练习。他是哈佛大学毕业的。你误会了什么? 抱怨着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当你无法和别人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的时候,你以为你可以成就多少?当别人都有错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对多少?当你以为自私无价的时候,林书豪的队友还在以后,林书豪的团队精神那么强,却也让他迎来了个人的成就与荣耀。我们不知道林书豪可以走多远,我们只看到他的现在,是总结了他的过去的图片。一个成功的运动员,态度是一切。正如我们之前看到Makiyo的现在,也是总结了他的过去。未来,我们还在期待。 你误会了什么?这个误会可大了。你说期待的美好,都不再空谈空等中。理想遇到挫败的你,Clubbing成了合理化的选择。你误会了,以为每个理想得到实现的人,都是不劳而获的,都是上天特别宠爱的对象。都是人生无考验的。而你,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你真的很惨,因为你惨了自己。你的脑子里的“世界地图”,是时候要换了。 看看这个人: 林书豪(Jeremy Shu-How Lin),美国华裔,1988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加州。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主打控球后卫,身高191cm,体重91kg。祖籍浙江省嘉兴市平湖,父母70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进入NCAA最后64强。虽然在NBA选秀大会上落选,但在2010年7月21日与金州勇士队签约,加入NBA,成为哈佛大学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球员;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人。2011年12月,先后被勇士队、休斯敦火箭队裁掉。12月28日,签约纽约尼克斯队。 连续5场“20分+7次助攻”你还期待什么? 北京时间2月12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霍华德-贝克撰文对林书豪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林书豪的持续爆发,能够为他赢得一份起薪大约为500万美元的新合同,如果薪金空间允许,尼克斯届时有希望匹配其他球队为林书豪开出的报价。如果真的如此,林书豪下赛季的薪水有望位居队内第四,仅次于小斯、安东尼以及钱德勒。 让我们看看目前林书豪的各项数据之最吧。   单场最高得分:38分 2012年2月10日VS湖人   单场最高助攻:10次 2012年2月8日客场vs奇才   单场最高篮板:6个 2012年2月...

误会 (一)Makiyo

Image
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在意Makiyo事件。我说这个事件反映了一个现实面,就是当人们无视真相、事实和法律的时候,就会以为自己是王。我为什么在意?因为我看到熟悉的态度。 1.她是人:我觉得看待Makiyo事件,根本不需要因为他是否是艺人就觉得事情被放大。网络时代的力量,已经把“放大”这个功能交给普罗大众脸。若硬是要把她艺人的身份当成是个讨论的基本点,就也必须同时强调,也正因为是艺人,职业说赋予的道德责任更大。至于媒体如何放大?大家也别忘记,艺人也是靠媒体吃饭的。说穿了,是Makiyo是否误会了。以为媒体和观众是她可以控制的?她大抵是忘记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观众是她代言的本钱,也是她失去代言的理由。当她拿着代言费快活逍遥的时候, 配到里面所包含的:不就是她的高曝光率?观众更没有必要作出所谓的宽容和大肚,来“体谅”她是艺人的身份。这个事实是用来陈设的,不是用来体谅的。 2.她是年轻人:我说的不是年龄,我说的是态度。近年来,年轻人大抵有的态度就是看待自己的人气、潇洒度和“Like”度来解读自己的受瞩目程度。这个关注,激励你的时候来的虚拟,摧毁你的时候发挥得也很具体。你不知道你为和受到瞩目。然而,当你的焦点不再是华丽的展示的时候,这些关注都让你很难走下去。还记得昨天吗?你很可能还在为这些瞩目沾沾自喜。 3.Makiyo:她只是个代言例子。说到代言酒后闹事倒是太肤浅。她代言的是放纵生活的轻浮态度。多少年轻人去Clubbing后酒醉不醒,谈起来却还是觉得是骄傲。分享起来看谁的最屌。一个不小心,还以为他们在炫耀着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出了事情报纸才说“过去是品学兼优,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如果这些美名都要到那个最后才得到,或许你觉得值得?又或者来个“人都死了为何如此苛刻”,简单的就把重要的事实给带过。事实就是:年轻人怎么打发时间?你认清楚这个事实吗?你的生活就是空洞啊! 4.她的选择:你如何对待你的生命?你爱美,也爱杯中物。你爱异性,却也乱性。你以为你的友情可贵,却不知道酒肉朋友都是猪狗不如。你说不可以批判别人,事实是你害怕被批判,所以留了一手给自己后悔。你大声疾呼: 我的自由我的理想。原来只是一条你自己选择的毁灭的道路。连自己的纪律都管不好。你说你不知道会这样:人家劝你的时候,你倒是头头是道。 怎么?你忘记了?你真的忘记了,当有人劝你别老是往Clubbing跑的时...

同学聚会 (一)

Image
每一次的同学聚会,总是有人不敢来。我想这个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不敢来的同学,恐怕是担心自己被问一些尴尬的问题。比如:怎么还不结婚啊?怎么不生孩子啊?怎么不这样怎么不那样?这一类的问题都令人对同学会却步。甚至令到那些原本兴致勃勃来参与的人,铁了心以后再也不参加。我想这个有趣的现象是值得大家来说说看看的。 有人问:怎么还不结婚啊? (问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已经结婚了。而他在未婚以前的情感状况大家并不一定知道。重点是,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完全忽略了每个人在情感上可能都有个伤口。这样的寒暄开头,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你可以问人家是否还是单身,但是不一定要问人家为什么不要结婚。因为你如果问了就算,赚来的就是厌恶。如果没有打算帮助他人医治伤口,那么又何必问?) 有人问:不结婚,是不是要求太高啊? (其实你不是在问,你是觉得肯定是这样的情况了,然后要逼那个人承认。我以单身的身份和你说:事实根本就不是那样。而我这样一个单身的人想反问的是:“是否你们都是随便找个人就结婚的?”单身的人最可怜的地方是,已婚的人似乎都有资格告诉你,什么样的人最适合你。单身的人选择爱什么样的人的权利都被干预了。你们结了婚的,都是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结婚的吗?你们的要求就是标准吗?你们结婚后幸福快乐吗?) 那么遇到单身的人,该怎么办? 建议:你可以关心他的单身,但是你更应该关注他的幸福与快乐。曾经有个朋友和我说:“妙玲,你结婚与否我根本不在乎,我在乎的现在的你幸福吗?”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 有人问:结婚那么久了还不生啊? (问这个问题的人接下来的对白很可能是一大堆对养育孩子的抱怨,似乎在挽救刚刚提出的问题,然而这个是没有意义的。结婚以后是否生孩子是私人问题。关你屁事儿?真的说了,你不也回两句客套的同情或者建议吗?难道别人不比你着急?更何况,太多的情况,难道已婚的你无法谅解吗?这样的寒暄,太累人了。) 那么遇到已婚又没有孩子的人,该怎么办? 建议:让他们谈他们想谈的吧!或许是事业、或许是过去、或许是理想、或许是感慨。难道没有了这个话题,你们就无话可说了吗?我想不是的。只是大家太久没有见面了,话题不晓得如何开始。 所以啊,寒暄要有智慧,感觉不舒服的人也不要太在意。大家纯粹是说着闹着。注意一下就好。不管大家炫耀的是财富还是幸福,能够见面,就彼此鼓励扶持,关怀的眼神、言语...

幸福呢?

Image
关于幸福,我们真的是要求的多,付出的少吗? 让学生听哈佛的幸福课的时候,我总是有许多的收获。虽然课程内容并不容易消化。然而我还是秉持我的原则,让学生吸收比他原本程度高一点的,然后看他自己可以拿到多少。我这么做当然有根据和理由。这个稍后我再分享。 幸福课其实主要围绕在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正向”的责任。大多数的理论并不是一个论点而已,而是更多的强调个人自身的行动。我想这也正是为什么能够在哈佛开课并且成为热门课程之一。 尽管很多人嘴上说这一套不讨人喜欢的理论,但是只要这个理论是用人的良知来分辨,大家就明白黑白了。只是,人确实过多的使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忽略了行动是改变的关键。一个晓得需要改变而又坚持选择“感受”来回应的人,原地踏步是理所当然的结果。这样的人我们身边并不少。 那么幸福和这个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幸福的人一定是不快乐的人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不快乐?好。请停止长篇大论的说着你的悲惨历史和那个你已经失去八百年的不爱护你的亲人或者情人。说说看,你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行动? 问题如下: 1.你如何欣赏你自己?不会?没有?去学,去找。 2.你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没有?去培养,乐趣自然来。 3.你如何与人沟通?不知道?把话说清楚,不要只是谈感受。 4.你如何与人们交流?不知道?多吸收知识。多注意身边的新闻。谈话的话题就是这么来的。 5.你如何思考?不知道?想想你为了什么而活着。 6.你如何选择?不知道?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价值。你选择什么朋友什么生活,什么价值就展现。展现好的,价值自然就培养出来。 劝告:你要的幸福,必须自己附上责任。你是有选择的。幸福,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